太谷报-凯发棋牌

第版 下一版 上一版
下一篇 2023-05-27
(上接第1版)

张桂梅,扎根贫困地区40余年,帮助1800多名贫困山区女孩圆梦大学;石光银,与荒沙碱滩不屈抗争40多年,在毛乌素沙漠南缘营造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黄文秀,把生命奉献给脱贫攻坚事业,谱写了新时代青春之歌……

“他们用行动证明,只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奋斗意志、坚定恒心韧劲,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每名党员都能够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而不断铸就的。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发人深省。

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把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才能拥有高尚的、充实的人生。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错位的政绩观,说到底是认识上出现了偏差,根子在于背离了党性、丢掉了宗旨、抛弃了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员干部来讲,是有坚定理想信念,还是满脑子功利私欲,决定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行为举止。”

为政之道,修身为本。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必须紧紧抓住“强党性”这个根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语重心长——

“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保持平和心态,看淡个人进退得失,心无旁骛努力工作,为党和人民做事”;

“要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任何时候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

“从当前干部队伍实际看,坚持实事求是最需要解决的是党性问题。干部是不是实事求是可以从很多方面来看,最根本的要看是不是讲真话、讲实话,是不是干实事、求实效”;

…………

干部的党性修养、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工龄的增长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必须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先后部署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

每一次党内集中学习教育,都是一次思想的淬炼、精神的洗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

树牢正确政绩观,必须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运用党的科学理论优化思想方法、解决思想困惑、检视自身思想作风和精神状态;必须通过严格的党性锤炼,处理好大我和小我的关系,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和个人抱负、个人利益的关系,以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造主观世界,深刻领会这一思想关于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加强党性锻炼等一系列要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此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切实把树立正确政绩观的要求贯穿到主题教育各项举措中——

理论学习上,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正确政绩观、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论述作为重点学习内容,深学细照笃行;

调查研究上,深度调研大肆举债、大干快上搞“半拉子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等典型事例,解剖麻雀,查找问题,立行立改;

推动发展上,把树立正确政绩观、按客观规律办事、一张蓝图绘到底等作为重要原则,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化解风险,推动高质量发展;

检视整改上,把树立正确政绩观作为党性分析和专题民主生活会查摆问题、推进整改的重要内容,适时开展专项整治并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堵塞漏洞、筑牢堤坝。

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

新的伟大征程上,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就一定能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人民日报》2023年5月16日第01版)


返回顶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