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报-凯发棋牌

第版 下一版 上一版
下一篇 2023-06-10
形意奇侠

吴连儒

(上接2023年6月7日第4版)

谈笑间,不觉已到乌马河边。

“因为啥叫‘乌马河’,这里出黑马?”郭师随口询问。

“不是,它的全名原来叫‘乌骓马’河”,见多识广的吕学隆抢先介绍:“听秀才说,西楚霸王项羽的坐骑不是天庭下凡的神驹乌骓马嘛,那一年……”郭师听得津津有味,他看着深秋青墨色的河水,不住点头:“像,像乌骓马的颜色。”

乌马河早年水大,时有水患,平日里水深齐腰,走便桥得绕七八里,除了夏天,大村村口多有小船渡客。太谷里美庄晚清诗人贾雅贤就留有一首《临乌马河》,诗云:“长河曲折绕城隅,秋水奔流赛鲤趋……堤柳不曾兰楫击,空将舟子急声呼。”

今日河岸只有小船一只,仅可坐四五人,已坐三位,船夫一看来了这么多人,怕人多沉船,长竹竿一撑,离开了河岸,常有急呼,船夫未予搭理。车公忽然手指东方,大家一扭头的工夫,车公一记蛇形,郭公已在船头了。

岸边、船上,人人莫名其妙!只见车毅斋拱手告别:“好兄弟,来年再见!”

“再见!”郭云深带着诧异的表情道别,弟子们也如坠云里雾里。

这段佳话,拳界一直流传至今,后

人有诗赞曰:“拔草蛇形妙无边,郭师未觉已在船,形意功夫深难测,一段传奇逾百年”。(书中介绍:蛇形的奥妙在于一个吞进:先伏后起,先缩后伸,先吞后吐,先退后进;一臂挑挤,一膀前顺,腰膀齐上,全身跟进。)

看着渐行渐远的身影,弟子们耳边回响着郭师“明年给你们带甜煞人的大蜜桃”的声音……

再说此时的铁柱,历经十几年的磨砺,功夫日渐成熟,名声也渐传渐远,前来挑战与切磋技艺者日益增多。

其时,太原有一位著名拳师,姓康名守让,乳名“宁四”,此人惯走江湖,据说学过太极、八卦,还去过少林寺,后拜李老农弟子李占元为师学习形意拳之后,武功再进。当时他常常往来于山西、河北一带,与人动手,鲜有败绩,所以变得骄横自满、目中无人,且此人生得体格魁梧,头大脖粗,满脸络腮胡子,一般人都不敢与之直视,这也更加剧了他的不可一世。

“宁四”扬名太原之时,忽闻太谷出了个刘俭(铁柱),据说功夫不在“常胜将军”常有之下,于是“慕名”前往,准备一试深浅。

正是孟春季节,阳光和煦,铁柱早饭后正准备下地干活,一行“不速之客”来到车公的“田舍居”,与铁柱门口相遇。来者是客,铁柱拱手欢迎,来人倒也爽快,亮明了身份,说明了来意,铁柱得知是师兄,力邀进屋面见恩师。那“宁四”倒也快言快语:“咱弟兄们有啥说啥,今日到此,只欲一睹铁柱的风采,就不打扰大师了,能领教其亲传杰出弟子的三招两式,足矣!”分明话里有话,没等铁柱解释,他已经摆出了“切磋”的架势。

铁柱寻思自己比这位师兄年轻不少,所以再三谦让。铁柱越发谦虚,“宁四”越以为其徒有虚名,甚至嗤之以鼻:“铁柱呀,没有两下子可不要自称是车公的徒弟啊!”铁柱被逼无奈,只得勉强迎战。

铁柱此时再仔细看这位对手,人高马大,鼻大嘴阔,眼如铜铃,显然不是“省油的灯”。他想起了师父的谆谆告诫:与人较技,需以静制动,后发制人,所以不慌不忙亮出了形意拳“三体式”。

“宁四”想不到这铁柱年纪轻轻居然如此老道,他可是领教过形意拳的“三体式”,而面前的铁柱一出手就是一招“形意半马步”:两腿似曲非曲,似弓非弓,膝扣裆合,紧锁中门,两掌则同时上提内旋,身子侧向对手,左膀前顺,左掌“鹰爪”扑出,右膀则后调,右掌“鹰爪”护于脐前,上下防护,滴水不漏!“宁四”不由暗暗惊叹。

既然来了,岂能不战。“宁四”又寻思铁柱也许是“花架子”也未可知,于是刚一接触就展示了河北派“快攻直取”的特色,劈头盖脸,抡右拳直捣铁柱的脑门。谁知铁柱身子略向左一侧,卸去其力,同时左手紧刁来拳,右手只一招炮拳,“宁四”已被击出一丈开外!

“宁四”大吃一惊,不假思索,爬起来再攻,谁知仅仅两个照面,就在他左拳再次劈来的刹那间,铁柱一招车公独创的右“拘马拚”:左掌擒刁其左腕,出右掌直逼其耳根穴,左侧步前拥上击下挤,“宁四”那么大的“块头”,立刻束手被擒,浑身动弹不得。

虽尽力挣扎,“宁四”全身还是被紧紧控制,不得不服,当面认输:“师弟,康某服输,服输啦!”

铁柱放开了对手,“康师兄”早已满脸羞愧,锐气全消,铁柱仍然以礼相待:“俺还年轻,承让了!”“不,你称得上是车大侠的亲传弟子!”说罢,带领一行人垂头丧气去了。

铁柱三招制服“宁四”的消息不胫而走,太原、榆次、清徐等地前来切磋、求艺者不绝于途。

世易时移,转眼已是“民国”元年(1912年)七月初八,形意宗师车毅斋迎来了他的八十大寿,虽说车公向来低调、节俭,但是由于他德高望重,“田舍居”并没有张灯结彩,仍然是门庭若市,充满着浓厚的节日气氛。本村弟子李复祯、刘铁柱二人当然最是忙碌,布置会场、贴对联、迎宾客……

吴老秀才今天是总账房先生,人家把老花镜一戴,所有贺礼、寿单都得他一一过目登记。

从辰时开始,祝寿之人络绎不绝。先是“民国”县知事(县长)杨增荣带领县衙一班人前来祝贺。这位知事与车公弟子孟天锡都是同盟会员,一道参加过太原的起义,得知这层关系,特以县府名义送来牌匾一副,并专请“山右第一才子”武中洲书“武林巨擘”四个金字,阳文凸起,丰腴雄浑,古朴而苍劲,骨力遒劲,气概凛然,分外醒目。

孙中山的“‘民国’第一保镖”杜心五忙于国事,派专人送来了亲笔题词:“维护共和,保卫国家”。

李广亨、贺运亨送的一副长寿联格外引人注目:

望三五夜月对影成双天上人间齐焕彩,

占八千春秋百分之一椿庭萱舍共遐龄。

宋世荣兄弟则送来了百斤大寿蟠桃,由五六个大后生小心翼翼抬来,底盘一行小字曰:

八秩寿筵开萱草眉舒绿,

千秋佳节屈蟠桃面映红。

乔致庸(1907年刚刚去世)之孙、乔家新掌门人乔映霞、乔映庚兄弟带着巨匾曰:

日岁能预期廿载后如今日健,

群芳齐上寿十年前已古来稀。

大约巳时,正厅大院拜寿仪式正式开始。

正厅前,两边悬挂着吴老秀才亲自撰写的红底金字寿联:

红杏争春群芳献瑞,

白华养志二老承欢。

时辰到了,主持人宋世荣穿着节日礼服首先致辞,他朗声讲演:

“春秋迭易,岁月轮回。今天,‘民国’元年壬子七月初八,在这个黄道吉日,我们迎来了中国形意拳的主创人,一生扶危济困、行侠仗义、为国争光的形意英雄——车毅斋大师的八十大寿!

德崇世重,寿以人尊。八十年的风风雨雨,八十载的生活历练,岁月的痕迹爬上了老人的额头,将大师的双鬓染成白霜。但是,奔波长城内外,跋涉大河上下,历尽千难万险,阅尽人间沧桑,你除匪贼、济孤贫、降日倭、救苍生等等事将永葆光华。你不仅是形意拳人的骄傲,也是家乡人的荣光!

仰身重德齐天年,家族兴旺福无边。我谨代表在座的各位,祝车大师夫妇玄鹤千年寿,苍松万古春。

下面,请老寿星夫妇携手登场。”

在兆烈、兆俊、兆盓与嫡孙福临等的搀扶下,车大师夫妇在一片热烈的欢呼声中携手进入寿堂,在正中寿椅上款款落座。

“给老寿星披红挂彩!”

三个儿媳容光焕发,将漂亮的大红彩绸分别披挂在二老的身上。

接着晚辈一一按次序磕头行拜寿礼,之后是寿宴,宾朋、亲友向老寿星敬酒,从午时直到酉时以后……

师兄弟相继离世,车公自感所剩时间不多,必须抓紧为社会多做点奉献。

他仍在不停地授徒、练功。


返回顶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