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报-凯发棋牌

第版 下一版 上一版
下一篇 2023-05-27
《地名管理条例》知识问答

一、单选题

1.新修订的《地名管理条例》共有()章()条内容。

a.7、43 b.7、44 c.6、45 d.6、44

2.新修订的《地名管理条例》于()开始实施。

a.2022年3月1日b.2022年4月1日

c.2022年5月1日d.2022年6月1日

3.地名的()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反映当地地理、历史和文化特征,尊重当地群众意愿,方便生产生活。

a.命名、更名b.使用

c.文化保护d.以上都是

4.国家鼓励()参与地名文化保护活动。

a.公民b.企业c.社会组织d.以上都是

5.擅自设置、拆除、移动、涂改、遮挡、损毁地名标志的,由地名标志设置、维护和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对责任人员处()罚款。

a.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

b.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

c.5000元以上10000以下

d.10000元以上20000以下

6.第三方机构对地名的命名、更名、使用、文化保护等情况出具虚假评估报告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地名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年内禁止从事地名相关评估工作。

a.3年b.4年c.5年d.6年

7.按照本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地名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地名,自批准之日起()日内,由同级人民政府地名行政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批准的地名,自按规定报送备案之日起()日内,由同级人民政府地名行政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告。

a.10、5b.15、15c.10、10d.15、10

8.根据《地名管理条例》,上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相应部门地名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

a.下级人民政府b.同级人民政府

c.市级人民政府d.人民政府

9.具有()的地名,一般不得更名。

a.重要历史文化价值

b.体现中华历史文脉

c.以上都是

10.国务院地名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建立国家地名信息库,公布标准地名等信息,充分发挥国家地名信息库在服务群众生活、社会治理、科学研究、国防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提高服务()水平,方便公众使用。

a.信息化b.智能化

c.便捷化d.以上都是

11.公职人员在地名管理工作中有()行为的,依法给予处分。

a.滥用职权b.玩忽职守c.徇私舞弊d.以上都是

12.地名应保持()。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决定对地名进行命名、更名。a.经常变更b.永久变更c.相对稳定13.地名由专名和()两部分组成。

a.别名b.通名c.类别名d.后缀名

1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名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可以委托()对地名的命名、更名、使用、文化保护等情况进行评估。

a.第三方机构b.管理对象c.服务对象d.被评估方15.国务院()部门负责全国地名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

a.民政b.公安

c.自然资源d.住房和城乡建设

16.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地名方案。

a.规划行政主管b.地名行政主管c.建设行政主管

17.具有重要地理方位意义的住宅区、楼宇的命名、更名,由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征求同级人民政府地名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后批准。

a.民政主管部门

b.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c.专业主管部门

18.街路巷的命名、更名,由直辖市、市、县()批准。

a.人民政府

b.地名主管部门c.建设主管部门

二、多选题

19.《地名管理条例》所称地名包括(.)。

a.自然地理实体名称

b.行政区划名称

c.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所在地名称

d.城市公园、自然保护地名称

e.街路巷名称f.具有重要地理方位意义的住宅区、楼宇名称g.具有重要地理方位意义的交通运输、水利、电力、通信、气象等设施名称

h.具有重要地理方位意义的其他地理实体名称

20.()范围内必须使用标准地名。

a.地名标志、交通标志、广告牌匾等标识

b.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政府网站等公共平台发布的信息

c.法律文书、身份证明、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不动产权属证书等各类公文、证件

d.辞书等工具类以及教材教辅等学习类公开出版物

e.向社会公开的地图

f.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使用标准地名的其他情形

2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名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对地名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时,有权采取()措施。

a.询问有关当事人,调查与地名管理有关的情况

b.查阅、复制有关资料

c.对涉嫌存在地名违法行为的场所实施现场检查

d.检查与涉嫌地名违法行为有关的物品

e.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措施

22.标准地名及相关信息应当在地名标志上予以标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地名标志。

a.设置b.拆除c.移动

d.涂改e.遮挡f.损毁

23.地名管理应当有利于(),有利于(),有利于(),有利于()。

a.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团结

b.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d.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

e.推进国际化标准化

24.地名的命名、更名、使用、文化保护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反映当地()特征,尊重当地群众意愿,方便生产生活。

a.地理b.气候

c.历史d.文化

25.下列属于地名命名应当遵循规定的是()。a.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避免使用生僻字b.不以外国人名、地名作地名c.不以企业名称或者商标名称作地名d.含义明确、健康,不违背公序良俗

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个建成区内的具有重要地理方位意义的住宅区、楼宇名称,只要重名,可以同音

b.城市公园、自然保护地的命名、更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批准

c.具有重要地理方位意义的交通运输、水利、电力、通信、气象等设施的命名、更名,应当根据情况征求所在地相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意见,由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d.行政区划的命名、更名,按照《行政区划管理条例》的规定批准

三、填空题

2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批准的地名,自按规定报送备案之日起15日内,由()向社会公告。

28.地名的罗马字母拼写以()作为统一规范。

29.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地名批准机关违反条例规定进行地名命名、更名的,由()责令改正,对该批准机关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30.县级以上()应当加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并将符合条件的地名文化遗产依法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

31.地名命名、更名后,由批准机关自批准之日起()日内按照规定报送备案。

32.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违反本条例规定行为的,可以向()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依法处理。有关部门应当对举报人的相关信息予以保密。

33.具有重要地理方位意义的交通运输、水利、电力、通信、气象等设施名称,一般应当与所在地地名()。法律、行政法规对地名命名规则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34.地名管理应当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行政区划命名、更名,以及地名的命名、更名、使用涉及国家领土主权、安全、外交、国防等重大事项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报党中央。

35.地名的命名、更名、使用、文化保护应当遵守()、()和国家有关规定,反映当地地理、历史和文化特征,尊重当地群众意愿,方便生产生活。

36.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地名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地名方案,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37.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做好地名档案管理工作。地名档案管理的具体办法,由()会同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

38.2007第九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大会暨第二十四次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会议确定,地名属于()文化遗产,适用《保护文化遗产公约》。

39.地名的使用应当()、()。地名的罗马字母拼写以()作为统一规范,按照国务院地名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规则拼写。按照本条例规定批准的地名为()。

标准地名应当符合地名的用字读音审定规范和少数民族语地名、外国语地名汉字译写等规范。

40.为了加强和规范地名管理,适应()、()和()的需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制定本条例。

41.地名应当保持相对稳定。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地名进行命名、更名。

42.()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地名管理工作协调机制,指导、督促、监督地名管理工作。

43.行政区划的命名、更名,应当按照《行政区划管理条例》的规定,提交()、()、()等意见报告。

44.无居民海岛、海域、海底地理实体的命名、更名,由()会同有关部门批准。

45.各国管辖范围外区域的地理实体和天体地理实体命名、更名的规则和程序,由()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46.具有重要地理方位意义的住宅区、楼宇的命名、更名,由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征求()的意见后批准。

47.、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地名报送国务院备案,备案材料径送()。

48.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名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可以委托()对地名的命名、更名、使用、文化保护等情况进行评估。

49.第三方机构对地名的命名、更名、使用、文化保护等情况出具虚假评估报告的,由()给予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5年内禁止从事地名相关评估工作。

50.违反本条例第四条、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二条规定,擅自进行地名命名、更名的,由有()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予以取缔,并对违法单位通报批评。

(答案见下期)


返回顶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