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连儒
(上接2023年5月24日第4版)
这一日晨曦初露,院子里已经响起了刀枪碰击的声音。郭公步出屋外,只见李复祯正举枪猛刺执刀者,枪枪毫不留情;执刀者则边防边退,偶尔也伺机反攻。
郭公看得正出神,突然大刀寒光一闪,直劈李复祯脑门,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他双手举起长枪一架,“当”的一声,刀锋劈在枪杆上,闪出几颗火星。
“哎呀!”郭公惊出一身冷汗:“你们这是在操练?”
二人闻声收起家伙,看见郭公,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还不大熟悉,请师叔您指点。”
“常有,他叫啥?”郭公手指一脸虎气的后生。
“叫樊永庆,榆次的,比俺年轻6岁呢。这小子出手快,俺一不小心,脑瓜就开花了。”
“实实在在是真刀真枪。”
“这样子师父还嫌俺们假打呢。”
看着他俩刚才实劈实刺的样子,郭公来了兴致:“你们俩的真刀对真枪,上下翻飞,风声呼呼,攻守兼备,实来实往,杀得太好了。咱们形意拳不但要练单练器械,还应该练器械对打,用处大得很啊!对了,你枪挑‘黑老鸦’用的就是这杆枪?”
“对啊,这枪沉,可是利索,那个贼人的枪法也真不简单,不是师父传给的‘长枪短用’,还不好收拾他呢。”
“你痛痛快快给他来了个‘开肠豁肚’?”郭公记着他的故事,流露出赞扬的神色。
“嗯”,李复祯有点不好意思:“师父嫌俺手重——”
“不重!对付坏人就是有一个杀一个,有两个杀一双!”郭公正在赞扬李复祯,院子里又进来一个大汉。
“又来了一个‘杀人恶魔’。”李复祯指着刚进门的“大老黑”孟兴德说。
“那个‘洋鬼子’不开枪,俺会杀他们吗?”孟兴德剑眉倒竖。这个“大老黑”郭公认识他,“该杀就杀,王八蛋杀了咱中国人还少吗?”
“可是俺师父他太心软。”
“他也常劝我什么‘仁德铺路,治病救人’,肯定是听了孟先生和乔东家的什么‘中庸’之道……”
“可是师父不是教育好了土匪猴三、西口张德义和兵霸杜山虎了吗?”樊永庆插话:“听师父的没错。”
“那也得看是什么人,‘窦仙君’‘黑老鸦’‘花蝴蝶’,你不杀他,能不祸害百姓?”郭公二目如灯。
永庆、兴德正准备说什么,“师叔,开饭了!”屋里传出了铁柱的声音。
开饭了,端饭上来的正是年方18岁的车公的“关门”弟子刘俭(铁柱)。郭公正对着铁柱细看,李复祯神秘地笑了笑:“郭师,您忘了当年您与师父切磋时扑上去又踢您又咬您的那个顽童了吗?”
“记得呀,那小家伙是个可爱的‘愣头青’。”
“那么您看他是谁?”常有斜瞟了一眼身边的铁柱。郭公恍然大悟,他仔细端详这个几天来热情招待他们的后生:身板粗壮,虎背熊腰,淳朴憨厚,当年的“愣头青”如今已长成大人了!
铁柱被师兄揭了“老底”,窘得无地自容,双手下垂,大脸羞成了一只“红公鸡”!
“哎呀,那时你可揍得师叔够狠的!”说着,郭公一把将铁柱拉到自己身边:“你还记得师叔用胡子扎你的小脸蛋?”
老实巴交的铁柱与常有都被郭公的回忆逗乐了,紧张的气氛立刻缓解了。
郭公说:“铁柱呀,你跟师叔年轻时一模一样,生得粗笨,直肠直肚,往后咱们就是忘年交了……”
“又是米汤、烙饼加咸菜?”郭公嫌待遇太高:“唉,我有窝头就行,你师母天天当我客人。”
“俺师母人特别好,她跟俺爹一起长大,就像俺妈一样……”铁柱正准备介绍老一辈的趣闻。“铁柱,照顾好你郭师!”厨房传来了车公老伴春花的声音。
“您听,俺师母多好!”
晚上睡觉前,提来“夜壶”(便盆)的还是他。
“铁柱,你啥时拜的师?”
“今年正月二十六,俺和师父就在跟前住,八九岁就边学拳边给师父喂牲口了,那时俺刚刚能探(够)得见马槽。”
“怎么今年才递帖?”
“师父嫌俺小,可是别说‘二宋’师父、‘大宋’师叔拜师时也比俺还小呢。师父一说就是‘你不急,十来年你听的见的比谁少?急啥,18岁成了人给你办’,俺们一等就是十来年。”
“可是,论年纪你应该是徒孙。”
“俺爹和师父及常有哥的爹是小时候一块玩大的伙伴,俺爹没出息,家里穷,成家迟,所以俺就年纪小,拜师迟呗,实际上,俺应该和常有哥差不多才对。”铁柱对拜师宴记得最清楚:“俺那天拜师宴的肉、蛋、豆腐、粉条都是师父给的呢,俺妈烧了整整一‘前晌’(上午)白菜肉火烧招待师辈和60多个师兄。”说着,铁柱还断断续续介绍了当时的许多有趣细节。
“那为什么叫你‘铁柱’?”郭公觉得刘俭的乳名特有意思。
“嘿嘿……俺生下来就不大精干,又粗大,又笨拙。”刘俭红着脸不好意思地解释:“大人们说,这娃长得像个铁圪蛋,就叫……”
“哈哈哈……像个铁柱子!”郭公笑得非常开心,“我们俩一样,都是粗笨人,咱师徒俩‘一路货色’!”
原来郭公也是贫苦人家出生,性情和铁柱差不多,因此越发喜欢铁柱了,晚上只要有空,常常教他几手。尤其是郭公的半步崩拳的“五劲加螺旋,一寸最为先”的原则和其专有的步法:一为进步,二为寸步,三为跟步。进步时寸步全在左脚,跟步则在右脚;拳出击时,丹田之力由夹脊、腰间挤出,兼以侧身调膀,垂肩坠肘,拧裹曲肘,上下翻滚,所以,“身如弓弩拳似箭,箭箭连发不间断”,让对手常常防不胜防。一老一少常常演练到深夜而乐此不疲,铁柱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