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14日,全市“一泓清水入黄河”暨污染防治攻坚誓师动员大会召开。副区长刘俊明,太谷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黄月飞在我区分会场收听收看。
会议指出,“一泓清水入黄河”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我省的重大任务,是一项重大的政治工程、生态工程、发展工程、民生工程,事关全局、事关长远。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大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污染防治力度,汾河流域生态环境逐年向好。去年,我市23个地表水国、省考断面全部达标,汾河干流水质达到历年来最好。各级各部门要站位“国之大者”,深刻认识“一泓清水入黄河”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现实需要,是我市锚定高质量、建设先行区的现实需要,也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要放在战略全局来审视和推进,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施策,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要树牢“耕地保护红线不能碰、生态保护底线不能破、党纪国法高压线不能触”的理念,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抓好汾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让汾河再现“水质清凌凌”的碧波荡漾,让人民群众共享更多“绿色福利”。
会议强调,要聚焦重点任务,全力打好“一泓清水入黄河”和污染防治攻坚战。一要坚持系统思维,着力提升汾河水质。开展汾河干流水质提升攻坚行动,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水陆域一体谋划,治污、调水、清淤、增湿、岸绿一体实施,确保汾河干流4个考核断面年均水质全部达三类;汾河流域主要支流17个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四类;全市劣五类水质考核断面“清零”,所有考核断面全部稳定达标。加快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定期调度、狠抓落实。加快城镇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今年底黄河流域县级城市建成区要基本消除黑臭水体。二要突出综合施策,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散煤治理方面,相关县(区、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研究推动,确保按时完成;扬尘污染治理方面,严格落实施工工地扬尘管控“六个百分之百”要求,制定“绿色工地”评级管理办法,开展建筑工地非道路移动机械专项治理,分级分类科学管控;工业污染治理方面,聚焦制造业振兴升级主攻方向,加快甲醇汽车产业和甲醇经济发展,以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三要树牢交账意识,抓好突出问题整改。对上级反馈的突出问题,要立行立改,清单式管理、台账式销号,盯紧时间节点,加快整改进度。同时,全面开展“回头看”,全程跟踪督查、确保整改到位。要举一反三、多管齐下推进整改工作,加快污水处理站科学合理布局,完善污水管网配套建设,加速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改造,探索实施生物治理方法和措施,全方位、无死角强化水污染防治。四要立足永续发展,做好治水兴水文章。加快贯通大小水网,实施好东山供水、中部引黄、晋中引黄供水等工程,健全完善并形成科学合理的引水价格和阶梯水价等机制,积极推进税价联动改革,深入推进水源、水权、水利、水工、水务“五水综改”,用好中水水权交易平台,切实提升中水利用水平。
会议要求,要加强组织领导,凝聚起落实目标任务的强大合力。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将“一泓清水入黄河”作为当前重要政治任务、重大政治工程,紧扣重点工作,担责任、传压力、建机制、强统筹,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要严明工作责任。各县(区、市)要扛起主体责任,比照市里成立“一泓清水入黄河”攻坚行动工作专班,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履行好第一责任;市生态环境局要牵头抓总、统筹协调,日分析、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市直有关部门要做好行业监督,做到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要严抓要素保障。健全多元化环保投入保障机制,统筹用好各类资金,做好预算安排和投资计划,做到花小钱办大事,决不能因资金问题出现“半拉子”工程。要严实落实机制。市县两级工作专班要对涉及的工程项目、重点任务,全面细致梳理,形成清单化、项目化落实方案;各级各相关部门要主动认领任务,决不能因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环节不顺畅、部门之间配合不到位,影响工程质量、延误工作进度。要严格督导问责。市政府要组建督导专班,加强全过程监督、全方位考核,一县一清单、一月一督导;市纪委监委要以政治监督“1030”专项行动为抓手,全过程各环节开展监督,对不担当、不落实、乱作为的人和事,从严追责问责。
(胡亚平)